2024-05-31 关键词: 专科CDSS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估办法》),明确了专科能力的内涵,将其聚焦到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上来。相比于以往的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评选,《评估办法》将评价单元缩小到了临床专科,可以说是一场无论“出身”的实力较量,而评估采取量化数据进行考核,也让医院的数据质量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缩小评估范围,聚焦临床专科医疗能力
以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指标体系》不仅包含地方投入和政策保障情况、医院管理情况、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等,对医院的整体管理、地方政策支持的考核,也涵盖了牵头制定诊疗规范数量、承担质控工作、担任学术组织常委等事务性工作参与度。在一些地方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指标中,还涉及医院的排名等加分项。
此次发布的《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通用指标》则进一步缩小评价范围,完全聚焦到临床专科内的服务内容上,且《评估办法》明确“是否承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与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工作无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遴选考察的是医院的综合实力,而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则以专科为维度,反映临床诊疗实力。
此外,《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通用指标》也不包含以往评优评先中涉及的科研数量、科研基金、SCI发文等科研和学术产出类指标,仅围绕临床专科的服务能力、技术能力、质量安全、服务效率进行评估,引导医疗机构以临床需求,紧紧围绕临床工作加强临床专科建设。
量化考核,数据质量重要性凸显
根据《评估办法》,临床专科能力评估方向分为重大专病、系统疾病领域、平台专科三个类别,评估结果以百分制的“临床专科能力综合指数(CSCCI)”呈现。《国家临床专科能力评估通用指标》包括医疗服务能力、技术能力(含创新能力)、质量安全和服务效率4个维度,其中质量安全占比最高,为35%-40%。
为了不增加医院数据报送负担,评估使用的数据将来自医院报送至医院质量监测系统(HQMS)、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CIS)和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等系统的数据。这意味着,医疗机构上报数据不仅关系等级评审、绩效考核结果,也是CSCCI的得分依据。
以单病种质量管理为例,临床专科能力评估中“单病种诊疗质量(含护理)”这一指标也将使用各医院上报到国家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的数据。目前国家要求上报的病种数据所需填报的表单达7000多项,填报效率和准确性都是极大挑战。
此前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医疗机构要指导临床专科设置质控专员,制定临床专科质控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收集、分析、反馈、上报等工作。因此,要保证最终数据质量,需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即开始质控。
这一点也符合各个医院的实际操作。CDSreport以往调研的案例中,多家医院在单病种上报中采取了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事中入组,即在诊疗环节,AI便可实时识别符合单病种的病例,自动提取病例数据填报,并支持病种表单的自动填报。通过智能病例入组、自动填报、管理员审核、接口上报等功能的支持,病例上报用时可缩短至2分钟以内,结合单病种质控系统,医院还可全程监控医疗行为并对偏离临床规范的质量缺陷进行事中提醒,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干预。
对于临床专科能力评估的各个指标,除了数据上报的有效上报外,借助智能工具提升诊疗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一场无论“出身”的实力较量
国家和地方临床重点专科的遴选更像一场综合考核,要筛选全能选手,临床专科的医疗能力水平不能决定最终入选结果。而临床专科能力评估则抛开了专科外的因素,将评估的内容聚焦到“医疗能力”,可以说这将是一场无论“出身”的较量。无论专科所在医院是三甲医院还是二级医院,是否发表足够多的SCI,或是否在各大排名中榜上有名,只要自身医疗能力过硬,也能脱颖而出。
2023年7月发布的《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通过绩效考核、专科能力评估等方式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医疗机构进一步明确临床专科建设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如果说“国考”是医疗机构层面的指挥棒,那么临床专科评估则是专科层面的指挥棒。
成为我们的
合作伙伴